行业新闻  News



行业新闻

首页 > 行业新闻

自由贸易账户功能拓展 到底会增加点什么?

在一行三会的“金改51条”后,上海自贸区金改“新40条”也已经公布,其中提到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进一步拓展自由贸易账户功能”,那么,自由贸易账户的功能,会增加哪些?

  自由贸易账户自2014年6月启动,迄今已经有了2次功能拓展,一是2015年2月扩大了境外融资的规模和渠道,二是今年4月启动了外币服务功能,成为本外币一体化账户。

  到现在为止,自由贸易账户可以办理所有经常项下、直接投资项下的本外币结算,以及各类本外币的境外融资等业务。

  接下来,自由贸易账户还要继续拓展功能。“新40条”的第一条就要求,认真总结自由贸易账户经验。抓紧启动自由贸易账户本外币一体化各项业务,进一步拓展自由贸易账户功能。自由贸易账户内本外币资金按宏观审慎的可兑换原则管理。

  具体来说,包括了支持经济主体可通过自由贸易账户开展涉外贸易投资活动,鼓励和支持银行、证券、保险类金融机构利用自由贸易账户等开展金融创新业务,允许证券、期货交易所和结算机构围绕自由贸易账户体系,充分利用自由贸易账户间的电子信息流和资金流,研究改革创新举措。

  尽快明确在境内证券期货市场投资的跨境资金流动管理方式,研究探索通过自由贸易账户等支持资本市场开放,适时启动试点。

  另外,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QDII2的境外投资试点,也将适时出台相关实施细则,允许符合条件的个人开展境外实业投资、不动产投资和金融类投资,这些投资行为,也将通过自由贸易账户实施。

  央行上海总部副主任张新在此前的国新办吹风会上,对于自由贸易账户功能拓展的方向,曾归纳了5条:支持企业主体进一步开展跨境的投融资创新业务;金融机构为走出去的企业提供跨境金融服务;支持银行证券保险监管部门推进改革创新;防止跨境、跨市场交叉性传递风险;全面的跨境收支、跨境活动的监测。

  不过,这些都是方向性的表达,具体增加自由贸易账户的什么功能,还要等待明确的细则出台。

  但是考虑到企业跨境的投融资、中国企业都出去、个人境外投资的需求都非常强,所以拓展这方面的功能,也会更好满足企业和个人的需要。

  但是,与市场对自由贸易账户充满期待的同时,另外一个现象则是,自由贸易账户目前的使用效率还不算高。

  比如,有银行就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中国企业的境外投资中,目前使用FTN账户的比例还不高,更多的企业还是习惯于使用传统的NRA账户或者离岸账户的路径。

  再比如,自由贸易账户可以做境外融资,企业可以直接做,也可以利用银行在境外的融资额度。但是,利用率还不高。

  今年8月底上海自贸区一位官员提曾提及,当时有28家金融机构可以境外融资,理论的最大融资额度可以达到3300亿元,但实际使用量是200多亿元,用掉了7.5%。

  另外,自由贸易账户里的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占自贸区内的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的比例,都是低于10%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据记者了解,目前企业的诉求集中在:FT账户的开立希望更便捷,账户里资金的可兑换程度希望更高,资金要能够有进有出。因为实行一线放开和二线有限渗透,一些企业认为资金进入FT账户后,可以用于境内区外的路径有限,这也影响了使用自由贸易账户的积极性。

  所以,把已经有的功能用足,再通过功能拓展,让自由贸易账户成为企业真正经常使用的交易账户,那么自由贸易账户的利用率就会更高,反过来,只有企业更多使用自由贸易账户,自由贸易账户的利好,才能真正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