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今日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9项战略任务和重点,计划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中国制造2025”的概念早在去年就已提出,而今天终于等来了这一帮助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
9项战略任务和重点:一是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二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三是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四是加强质量品牌建设;五是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六是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大重点领域。七是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八是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九是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
工信部解读
一、中国制造2025,我国制造强国建设的宏伟蓝图
二:我国制造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三: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环境
四:我国建设制造强国的任务艰巨而紧迫
五:准确把握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总体要求
六:制造强国“三步走”战略
七:《中国制造2025》的主要目标
小编侧重于最后三点来稍微梳理:“中国制造2025”要求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三步走”战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到2025年,综合指数接近德国、日本实现工业化时的制造强国水平,基本实现工业化,中国进入世界制造业强国第二方阵。第二阶段,到2035年,综合指数达到世界制造业强国第二方阵前列国家的水平。第三阶段,到2045年,综合指数率略高于第二方阵国家的水平,进入世界制造业强国第一方阵。最后的主要目标是体现创新能力、质量效益、两化融合、绿色发展的指标。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制造2025”中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等十个重点领域,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会。其中作为制造业不断先进化的机器人站在了“风口”上。数据显示,过去5年,中国机器人市场以年均36%的速度增长,2013年销售量攀升至36560台,同比增长60%,成为世界第一机器人大国,也是全球机器人增长速度最快的市场。
随着中国2025战略的提出,机器人相关市场空间日益广阔,出于对机器人前景的看好,国内已有70家左右的上市公司并购或投资了机器人及智能自动化项目,其中很多属于首次涉足机器人业务,这些企业包括均胜电子、林州重机、上海机电、秦川机床等。目前投资公司主要侧重于制造技术这一块的,我们再来想一想,除了智能技术这一块,原材料也有极大需求,而制造机器人原材料必然少不了不锈钢,不管是零部件还是机身。顺应实时发展战略的需要,我们国内钢厂完全寻找其中机遇,和其他相关公司对接,形成一条龙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