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News



行业新闻

首页 > 行业新闻

专访IMF驻华代表:中国外储稳定 经济增长依旧强劲

 继外汇风险准备金、收紧离岸流动性之后,本周末,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发布消息,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价行重启“逆周期因子”。

  调整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模型由原来的“收盘价+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调整为“收盘价+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逆周期因子”,外汇专业人士指出,引入逆周期因子以后意味着周一境内外汇市场开盘时,中间价的报价会向延缓贬值的方向进行。

  目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回落至6.8整数关口。截至周五收盘,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收报6.8050,较上一交易日夜盘涨750个基点;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涨882点,涨幅为1.28%,报6.8055。

  “尽管人民币贬值,资本外流仍然有限,外汇储备稳定,反映出中国央行的干预有限。中国人民银行似乎在增加汇率灵活性方面做出了更多承诺,尽管近期采取了措施以遏制贬值,如外汇风险准备金率的调整等一系列措施。”8月24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驻华首席代表席睿德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

  外汇储备稳定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近发布的《中国经济发展与政策问题》报告指出,2018年初人民币显著升值后,汇率一直面临贬值压力。

  席睿德就此报告向记者解释称,人民币汇率自六月以来走弱,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目前为6.8,自4月份以来贬值约8%,回吐此前的升值幅度。另一方面,中国外汇交易中心(CFETS)一篮子货币指数为93,自四月份以来贬值5%。

  席睿德指出,尽管近期采取了措施以遏制贬值,但人民银行似乎在增加外汇灵活性方面做出了更多承诺。

  在保持汇率弹性的同时,央行也坚持了底线思维,在必要的时候通过宏观审慎政策对外汇供求进行逆周期调节,维护外汇市场平稳运行。

  根据第一财经记者梳理,近期央行采取遏制人民币贬值的措施包括,8月3日,央行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调整为20%,并宣布将根据需要进行逆周期调节;随后,8月16日,央行上海总部限制自贸区FTU账户人民币外流,此举被视作释放信号加高防火墙。8月24日晚间,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价行重启“逆周期因子”。 基于自身对市场情况的判断,8月份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行陆续主动调整了“逆周期系数”,以适度对冲贬值方向的顺周期情绪。

  受此影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急速飙升。目前回落至6.8整数关口。工商银行外汇交易员唐晧阳说,在具体的计算中就是对于前一天整体市场价值变化进行一定过滤,也就是打折。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认为,通过“逆周期因子”的合理调整,可以引导外汇市场向着更加理性的方向发展。

  回顾历史,2017年5月末,“收盘价+一篮子+逆周期因子”三目标定价机制正式形成,在这期间能够非常明显地观察到逆周期因子在起到“调升”人民币中间价的作用。这成功地扭转了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预期,人民币兑美元由此开启了一轮震荡升值。

  8月7日公布的最新外汇储备规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7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179亿美元,较6月末上升58亿美元。席睿德认为,当前尽管人民币贬值,但资本外流仍然有限,外汇储备稳定,反映央行的干预有限。

  中国债务增长放缓

  IMF《报告》指出,去年以来,金融“监管风暴”以化解风险,金融部门去杠杆方面取得的显著进展反映出了监管的收紧。

  此外,产能削减产生了积极的全球溢出效应。钢铁和煤炭产能削减继续推进,这可以明显改善产能利用情况,恢复煤炭钢铁价格与企业盈利。全球钢铁价格反弹,同时中国钢铁出口规模下降了三分之一。“中国已经在产能结构性改革方面取得进展。” 席睿德说。

  房地产方面,IMF报告指出,近期中国住房库存显著下降,特别是三四线城市,部分原因在于保障性住房计划的实施。报告认为,由于对住房抵押贷款的紧缩性措施以及较大城市有旨在抑制投机需求的限购政策,房地产价格和销售增长放缓,但房地产投资依然具有韧性。

  不过IMF认为当前中国债务增长放缓,但增速仍然过快。席睿德说,当前中国信贷增长已有所放缓,但仍高于名义GDP增速。非金融部门债务相对于GDP的比率从2016年至2017年仍有增长。在席睿德所观察到的数据来看,中国公司杠杆率目前趋于稳定但仍然较高,此外政府和居民部门的杠杆率继续上升。

  席睿德认为,当前中国经济增长有所放缓,但增长依旧强劲。

  改革是重点

  随着7月底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六稳”成为中央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的最大亮点,货币政策结构“转向”,7月新增贷款同比增75.5%,银保监会三次召开会议疏通货币传导机制,要求银行加强对实体经济贷款力度,小微企业终于可以“喘口气”。

  席睿德认为,7月以来政府已经将政策重点由全速去杠杆转为在去杠杆和经济增长中取得平衡。

  6月中旬以来监管部门已经宣布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降准、注入流动性,放松贷款额度,对资管新规的执行更加灵活,加快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等等,目前货币市场利率和政府债券收益率已经大幅下降,向实体经济的传导仍然在努力推进中。

  近期,“资管新规”执行细则以及30万亿银行理财新规最近终于靴子落地。业内人士指出,面对复杂的内外部因素影响,充分考虑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和金融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从实际出发对资管新规的一些细节进行明确,增加了可操作性,及时缓解市场焦虑情绪,有助于改善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流动性,有助于表外融资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回升,将为实体经济创造健康的货币金融环境。

  8月23日,银保监会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主席于学军在“2018中国银行业发展论坛”上说,在内外部环境的约束下,中国难以进行更大规模的货币性扩张,强监管严调控会是未来的常态。

  IMF此次发布的报告建议,应继续推进改革,在有必要时采取有利于再平衡的政策支持,以避免经济大幅放缓。

  此外报告认为,应当继续控制信贷增长,加快推进再平衡进程,让市场发挥更大作用,促进开放,实现政策框架的现代化。